博傲教育获得腾讯网教育领导品牌
首页 > 中医执业医师 >

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考试科目《中医经典》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

2020-08-11 来源:博傲网校 浏览次数:762 发布者:刘老师

 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

  要点一

  【原文】寸口脉浮而紧,紧则为寒,浮则为虚,寒虚相搏,邪在皮肤;浮者血虚,络脉空虚;贼邪不泻,或左或右;邪气反缓,正气即急,正气引邪,喎僻不遂。

  邪在于络,肌肤不仁;邪在于经,即重不胜;邪入于腑,即不识人;邪入于脏,舌即难言,口吐涎。

  【原文阐释】

  本条论述了中风的病因、病机、脉症及分类。

  根据邪气停留部位不同,将中风分为四类:中络、中经、中腑、中脏。邪中于络脉,部位表浅,病情轻浅,而见肌肤麻木不仁;邪中于经脉,肢体经脉气血阻滞,而见肢体沉重不易举动;邪中于腑,邪蒙清窍,而见昏不识人;邪中于脏,蒙蔽心窍,而见言语不利、口角流涎。

  【经义索隐】

  中风之病,首先是辨清病位,尤以意识的清醒与否来区别中经络与中脏腑,病位的深浅与病情轻重、疾病预后密切相关,对临床的辨证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此外,因临床上往往难以区分中脏与中腑,常以闭证与脱证来辨治。《金匮》首提出中风病名,认为其病因病机是“内虚邪中”,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多有发展,总结中风的病因病机离不开“风、火、痰、虚、瘀”五端。

  要点二

  【原文】诸肢节疼痛,身体魁羸,脚肿如脱,头眩短气,温温欲吐,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。

  桂枝四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麻黄二两生姜五两

  白术五两知母四两防风四两附子二枚(炮)

  上九味,以水七升,煮取二升,温服七合,日三服。

  【原文阐释】

  本条论述了风湿历节的证治。风湿历节是由于肝肾不足,风湿内侵,浸淫关节筋骨而出现周身肢体关节肿胀疼痛的疾病。

  【经义索隐】

  本证的辨证要点在于关节的肿大变形、身体消瘦。方中麻黄、桂枝、白术合用,取其微汗通阳之功,是治疗风湿的主要方法,可参照上文中的“麻黄加术汤”。白术、附子合用,对风湿病所致肌肉、关节疼痛有较好的疗效。本病一般病程日久,本虚标实,证候复杂,临床应根据具体情况,或扶正祛邪同用,或寒温药物并投。

你想知道医考合格的秘籍吗?扫描微信二维码直接加QQ群,即可提前获取最新必考知识点或 最新考试资讯:

  临床执业/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:249310992
  中医执业/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:622494854
  中西医执业/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:132893729
  口腔执业/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:617669025
  乡村全科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:556053451

  扫一扫直接加QQ学习群 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 扫描立即做题  [海量试题][历年真题]等你练!  

 医学考试在线       

762 人喜欢